本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秉承“传承·整合·创新”的理念,带领核心团队通过实践发展出落地有效的健康学术体系:整体健康学。
以下为整体健康学的概念、起源、原则。
一、整体健康学概念
以健康影响因素整体干预为手段,通过健康监测、评估、干预、指导、教育五大健康管理步骤,运用均衡膳食、科学运动、清除危害、优质睡眠、释放压力、良好关系六大生活方式处方,解决材料不足和毒素累积两大核心问题,激发人体的自愈力、免疫力、代谢力三大生命自然力,支持人体获得整体健康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二、整体健康学起源
整体健康学的起源,在于相信人类作为大自然的“天选之子”,本身已具备了几十亿年来抵抗各种伤害和压力的经验。人类的祖先在进化历程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细菌病毒、地震、火山、毒虫猛兽,祖先们每战胜一次这些灾害就积累了一次经验,并以密码的方式记录在人类的DNA内,随后通过遗传的方式来到我们每个人的体内。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学会了处理各种伤害的能力,当人体受到伤害时,体内固有的生命自然力就会打开,从而启动一系列的应急、修复措施,这些措施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如呕吐、腹泻、咳嗽、疼痛等。当身体出现这些疾病的症状时,本质上是人体受到伤害后,利用体内固有的生命自然力,进行自我保护、自我治疗的一种方式。
所以,疾病除了恶,也有善。因为,疾病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也是健康的组成部分。
医学上也根据不同的症状,取名为不同的疾病,这也是各种疾病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治疗办法的原因。因为疾病本身就是身体在自我治疗。
在没有充分认识疾病对于身体的实际意图之前,医生们是无法帮助身体康复的。如果我们把治疗疾病,改为提升身体的固有生命自然力,完成对抗伤害的自我保护过程,使身体的治疗得到有利的支持,就可以帮助身体治愈。
例如:当你受到感染时,人体会提高温度,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细胞功能;当你吃了被细菌污染的肉类后会通过呕吐的方式把毒素吐出去,如果毒素已经进入肠道,肠道会加快蠕动,通过腹泻的方式把毒素排出去,所以腹泻之后你会感到身体反而舒服了许多。这些自我治疗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刻在我们的基因编码中的。我们需要向大自然学习,与身体做真正的沟通,让我们听懂身体的“语言”,才能真正帮助身体获得健康。
三、整体健康学原则
1、健康性
在人们过去的认知中,健康与疾病是一种对立关系。由于临床医学定义了一个“疾病”模式,这使得人们会把“健康”和“没有疾病”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但是,没有临床疾病的状态,并不等于健康,所以整体健康学的核心是健康,而不是疾病,甚至我们从来也不治疗任何疾病。
因为,生病的本质是,身体细胞的损伤速度超过了细胞的修复速度。比如灯泡损坏了,是修不好的,只能换个新的,才会重新恢复光亮;树叶枯萎了,也是修不好的,只有长出新的树叶,才会焕发出生机;头发脱落了,还是修不好的,只要长出新的秀发,才会再现乌黑亮丽。反之,健康,代表身体细胞的修复速度,超过了细胞的损伤速度。所以,任何疾病的康复,只与细胞的生长条件有关,这个条件就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关键因素:阳光、空气、水分,而这三个因素与任何治疗手段(药物和手术)都无关。
整体健康学最终的目标是,教会人们把健康生活方式作为打底方案,包括:均衡膳食、科学运动、清除危害、优质睡眠、释放压力、良好关系,去全方位的支持身体,恢复健康。因为治疗疾病与恢复健康,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也势必带来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旦,这个人恢复了健康之后,疾病自然就不治而愈了。
2、无害性
任何人,想要从疾病恢复健康,都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原则,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案,总原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急则其治标,缓则其治本,标本兼治”,尤其是情况很紧急时,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病情没那么紧急、没那么凶险,就要想办法彻底康复。所以,治标,是为生命争取时间;治本,是为生命提升质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有了总原则,我们可以根据方案的结果,把方案分成三大类:一是有益无害,二是有益有害,三是有害无益。那么,对于个人来说,要选哪个呢?我们建议,首选是有益无害的方案。因为有益无害的方案,最差的结果是没有效果,但是不会给个人带来新的伤害。其次是有益有害的方案,作为替补方案或备选方案。而有害无益的方案,无论如何都不要选择,否则只会加速病情的发展。
整体健康学的第二大原则是“无害性”,即“有益无害”。
3、整体性
整体健康学以“整个人”为中心,强调的是整体观,因为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心灵是一个内外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同时,整体性不是将很多种方法和技巧凑合在一起,而是理解人体内在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彼此的关联与协助,通过聆听生命的语言,读懂身体的信号,了解症状背后的需求,并给予完整的支持。整体性,还包括人体与外在的联系,如自然环境、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医疗条件等。
整体健康学所使用的方法体系,并不是针对某个疾病,更不会“对症下药”,而是通过健康的监测、评估、干预、指导和教育五大健康管理步骤,从而制定一个针对“整个人”的健康解决方案,既要做到对疾病的康复支持,更要帮助身体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4、自然性
自然性也叫自然力,是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整体健康学的作用是激发人体三大生命自然力,即自愈力、免疫力、代谢力。自愈力指的是当局部受损并影响整体功能时,人体能够动员整体力量来修复受损的细胞或组织,也可在外力帮助下实现自我修复,一种依靠遗传获得的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代谢力是指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之中,不断淘汰老化的组织细胞和代谢物,代之以新的组织细胞和必需物质,以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功能。人体在疾病康复的过程中,干细胞为疾病自愈提供了源泉,免疫力为疾病清除提供了武器,代谢力为疾病的康复提供了支持。
中医的鼻祖《黄帝内经》提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出医学干预要与人体自身运行的规律相适应,医学治疗要与人体自然力运行的规律相符合。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自然力是疾病的医生”“是自然自己找到的方法”“自然无师自行,虽然未经教育和训练,但自然所行是正确的”“疾病的治愈是通过自然力获得的,治疗的目的是帮助自然力”。
所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干预的原则应该是尊重人体自然力,适应人体自然力的要求,依据人体自然力发展的需要和其可能承受的限度,从而支持或维护自然力,而不是不顾自然力,甚至任意损害、抑制和取代自然力。
5、主动性
我们时常提醒别人,你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事实上,我们也经常忽略,你也是自己疾病的第一制造者!因为你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都是自己放进嘴里的,每一个不良的情绪都是自己生气引起的。坦白讲,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一个不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一个不主动健康的人,是很难真正意义上获得健康的。所以,一个人想要真正获得健康,必须主动学习,同时积极融入有共同目标的健康群体,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一个人做不到“自律健康”的时候,需要通过团队完成“他律健康”,也称之为“组团健康”。
整体健康学的主动性原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实现全民健康,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再一次有力印证了没有主动参与、主动尽力,就无法享有健康。因为健康不是被动等待得来的,而是主动参与获取的。
6、教育性
整体健康学认为,在健康影响因素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是:健康观念的认知升级。一个人从疾病恢复健康的过程,也是健康观念的认知升级过程。而健康观念的认知升级主要有两个途径:健康的教育和疾病的教训。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不主动接受健康的教育,那就很有可能,被动接受疾病的教训。
在健康观念的认知升级中,核心是——请与疾病做朋友。疾病,是上天给你的众多礼物当中,包装得最难看的礼物之一。这样的礼物是上天给予你改变自己的提示,更是对生命进行自我矫正的好机会。感谢疾病的发生,否则,你已经忘记了身体的存在、忘记了身体的需要,忘记了这个鲜活的生命需要被呵护而不能随意被糟蹋。感谢疾病的发生,让你慢下来,让你重新学会对待吃饭、对待睡觉、对待呼吸等这些生命中最简单的动作,真正了解人体这本“使用说明书”,成为身体真正的主人。